Navigation for News Categories

新西兰没有Chinatown?Balmoral中国商会:我们希望在多美路打造奥克兰的“唐人街”

14:34 28/8/2023
Dominion Rd is one of the most historic and iconic roads in Auckland.

Photo: supplied

疫情后,奥克兰华人聚集的商业街区恢复往日的人气了吗?

Gavin Zhang是多美路(Dominion Road)"我家厨房"的老板,也是多美路Balmoral中国商会的副会长,Zhang介绍,因为疫情多美路大部分中餐厅的营业额下降了大概20%到30%,虽然目前开始缓慢复苏,但因为新西兰通货膨胀严重、物价上涨、人工成本上涨,加上房租压力,许多企业主依然感到压力重重。

如何带动多美路的人气?最近,Balmoral中国商会提出了把多美路打造成奥克兰的Chinatown"唐人街",成为类似悉尼、墨尔本"唐人街"一样城市地标性旅游打卡胜地的计划。

"我们希望把'唐人街'做起来,把多美路打造成新的旅游景点"

说起奥克兰的多美路,华人都带着几分亲切感。这里有不同风味的中国餐厅,有可以买到中式调料、食材的亚洲超市,有华人熟悉的中医馆、针灸馆……许多华人表示,来到多美路就像回家一般倍感舒适。

说起多美路的历史,它是奥克兰最有历史感和标志性的街道之一,这条街也因为Mutton Birds乐队的歌曲"Dominion Rd"而闻名。

从北端的Eden Terrace到南端的Mt Roskill,多美路穿过多个镇中心,其中Balmoral镇中心更是被描述为"联合国餐厅区",有着多样化的商业混合。

Dominion Rd is one of the most historic and iconic roads in Auckland.

多美路是奥克兰最有历史感和标志性的街道之一。 Photo: supplied

多美路商会的会长Chris Hammonds介绍,目前商会管辖范围内(从Carrick Place到Landscape Rd)有300家企业,超过三分之一(100家~125家)是亚洲企业。

Balmoral中国商会副会长Zhang则表示,中国商会管辖范围内的华人企业占比已经达到60%,其中70%~80%都是餐饮业,许多是开了15年至20年以上的"老字号",譬如红房子、三原色、津味十足、非常美食、少林面馆、百味饺子等。

Zhang介绍,2000年前多美路上的华人企业其实非常少,中餐厅不超过10家。"2000年国际留学生忽然多了起来,许多华人餐厅生意忽然就好了起来,许多商家决定留下。"Zhang说。

从最早的中式外卖,到如今囊括中国南北风味的主题餐饮,Zhang表示,如今多美路的中国餐厅已经越来越被主流社会认可。

"许多中餐厅80%的客人都不是华人。"Zhang介绍,除了中餐厅,多美路还有马来西亚菜、泰国菜、日本菜等各式亚洲风味。

"多美路已经形成了非常独特的亚洲文化,尤其是以中国文化为标志的餐饮业、服务行业。" Hammonds表示,多美路亚洲文化的聚集,源自过去几十年大量亚裔移民的涌入。

"许多人以多美路为基地,在这里寻求熟悉感和社区感,同时开始创业给移民提供家的味道。"Hammonds表示,多美路在奥克兰被称为"美食天堂",提供最纯真的亚洲美食体验,从广式早茶,火锅到咖啡馆、餐厅,这些都使得多美路成为备受本地居民、游客热捧的目的地。

既然多美路有那么多的亚洲美食,奥克兰市民是如何看待它的呢?

2015年,奥克兰市议会一份名为【奥克兰的族裔区:理解Balmoral商铺的角色和功能】的报告中提到,在对297人进行了随机调查,并与30位购物者以及31位企业主进行了深度访谈后,许多参与调查的非华裔参与者都支持"唐人街"的概念,并认为可以增加文化标志譬如龙、红色宝塔来增加氛围感,提升该区域的经济。

不过,该报告也提到,当时参与调查的华裔企业却反对将该区域定位成"唐人街",原因是担心这样的标签会将中国人标记为不同,而美食街、美食中心的定位更具文化包容性。

Zhang表示,这份报告是8年前的报告,可能存在不准确的信息,Balmoral中国商会从2014年成立并且有了自己管辖范围后,就有了想要在多美路打造"唐人街"的计划。

"我们商会非常希望把'唐人街'做起来,把多美路打造成新的旅游景点,就像悉尼、墨尔本的'唐人街'一样。" Zhang表示。

"现在Balmoral中国商会与多美路商会一起并入了经济发展区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 (BID) 。我们非常希望"唐人街"的建成能促进中西文化融合,促进奥克兰多元文化建设的大目标。"

然而,多美路商会的会长Hammonds表示,"关键是我们如何进行品牌打造,可以是奥克兰世界街区里的'中国美食中心'。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是中国企业,我们代表的是多美路上所有企业主,我们不想把其他非华裔企业排斥在外。"

对于在多美路打造"唐人街"的提议,Albert-Eden地方委员会主席Margi Watson也提出自己的观点。"地方委员会没有建立"唐人街"的考虑。委员会目前优先事项之一是让当地居民和企业与委员会有强烈的连接感,并且庆祝我们的多元。"

"我们很高兴支持多美路即将到来的月亮节,该节日从2019年就开始举办,是多美路的标志性活动,庆祝文化的多样性,展示多美路的多元文化,并吸引各族裔人群的到来。"Watson说。

Dominion Rd Dragon Festival

华人参与多美路龙节宣扬中国文化。 Photo: supplied

梅西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名誉教授Paul Spoonley曾在参与奥克兰市议会的委员会议上提到,如果有特定的华人企业聚集区符合"唐人街"的要求,那多美路可能符合这一条件。

对于Balmoral中国商会将多美路打造成"唐人街"的提议,Spoonley表示该想法依然可行。"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像旧金山这样城市里的'唐人街'"可以带来收益,所以为什么不在奥克兰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呢?"

"我认为社区,包括企业,对于如何在多美路上建立一个特色区域都具有发言权。这样可以从社区汲取新想法和新点子,来共同做一些振奋人心的事,即保留原汁原味的中国特色,又体现奥克兰的独特性。

Spoonley教授表示,在奥克兰历史上,其实曾出现过一些小型的中国商业聚集地,譬如Greys Avenue和Otahuhu,但规模都有限。直到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2000年后,新西兰出现大规模的中国移民,新西兰才陆续出现比较有规模的族裔聚集区,譬如多美路和Northcote,都是以华人商业为主导的区域。

"许多华裔老人在Northcote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在北岸,Northcote也是许多华人商家心目中的"唐人街"。

Anthony Yee十五年前在Northcote开了自己的药房:余氏爱心药房。对于Northcote他充满了感情。

Anthony Yee, the Chairman of Northcote Town Centre Business Association, choose Northcote to start his business15 year ago.

Anthony Yee认为Northcote就是北岸的"唐人街"。 Photo: RNZ / Duoya Lu

"Northcote肯定是北岸的"唐人街",当你走在这里,到处都是亚裔," Yee说,"Northcote有许多亚裔老人,他们很多人不会说英语,他们把Northcote当做'会客厅',他们经常来药房寻求帮助。这些老人在Northcote有真正的归属感。"

Yee在中国出生,在新西兰长大,他不能说流利的英语,但对自己的华人身份一直非常看重。Yee说, 15年前他之所以选择在Northcote开店,就是因为Northcote提供了一个氛围,满足他在新西兰的身份可以亚裔一些的愿望。

除了药房老板,Yee目前的身份还包括Northcote商业协会的会长,他表示,目前Northcote大概70%的商业都是亚裔经营,而在60多年前,Northcote镇中心是"非常欧裔" 的地方。

"当北岸Glenfield和Takapuna商场开起来时,许多零售商都离开,那时候Northcote差点就没落了," Yee表示,因为太平超市、豆腐店等亚洲超市的入驻,Northcote开始吸引越来越多亚洲商家以及亚裔顾客,才慢慢恢复活力。

Yee表示,不过现在Northcote又面临着新的变化。

"奥克兰市议会计划对Northcote镇中心进行升级重建,但这个计划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并且市议会没有提供有关租赁的明确条款," Yee表示,因为有太多不确定性,许多本来在Northcote经营多年的商家已经选择离开。

Eason Wang九年前在Northcote的Food city美食广场开了西北面食馆一碗江山,然而,因为人气不够旺,Wang选择在2018年搬到了Albany。

"Northcote店2016年到2017年时生意急转直下,尤其冬天晚上7点后,美食广场基本就没客人了," Wang说,Northcote美食广场设施老旧也是让他决定搬走的原因之一。

"新餐馆在Albany从营业第一天开始,营业额就远远超出了Northcote美食广场。" Wang表示,Albany有大规模的购物广场,加上临近梅西大学,这些因素都促使他在Albany新店的生意更好。

曾经也在Northcote有摄影器材店、礼品店的Miao Miao也在2017年离开了Northcote,先是在Wairau Valley开了摄影器材店,2020年搬到Albany开始做集运业务。

"感觉Albany新移民和年轻人比较多,这群人消费实力也更强。" Miao表示。

Yee也表示,他感觉伴随着华人餐厅越来越多,Albany开始慢慢有多美路的感觉。

"不过Northcote更有社区的感觉,除了美食,Northcote还有许多中文社区服务,包括华人社团和组织。" Yee说,他希望升级改造后的Northcote镇中心依然可以保留独有的亚洲文化,同时对多元文化持开放态度。

Northcote community center has become the Asian food destination for northshore residents.

亚洲超市和美食成为Northcote的一大特色。 Photo: RNZ / Duoya Lu

Kaipātiki地方委员会的副主席Danielle Grant JP表示,Northcote镇中心升级改造后将带来1700套新住宅,新住户的入住会为Northcote带来更多人气。

"亚洲社区对Northcote有非常棒的影响力,使得Northcote非常特别,我们希望能继续保留它。" Grant说。

负责Northcote升级改造计划的 Eke Panuku Development优先区域总监Kate Cumberpatch表示,Northcote升级改造将继续保留现有亚洲影响力,尤其是"亚洲美食目的地",同时也会兼顾毛利裔、太平洋岛裔以及欧裔社区。

"Eke Panuku将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寻找合作开发商,为Northcote新镇中心建造更多新住宅、商店以及餐馆。一旦确定了合作伙伴,将会更详细的设计工作。" Cumberpatch表示。

Cumberpatch表示,根据计划Northcote新镇中心的建设工作预计将在2027年开始启动,预计2029年第一批新的商店、餐馆和住宅将完工。

"我是因为中国城这个名字选择了这里,感觉就像自己的家"

说到Chinatown,奥克兰东区Botany就有一个中国城。与多美路,Northcote是开放式的商业街、社区不同,Botany的中国城更是一个室内的购物空间。

"Chinatown" is a large warehouse located in Botany, which includes an Asian supermarket, a food court with Asian cuisines, and more than 80 Chinese business.

奥克兰东区的中国城。 Photo: RNZ / Duoya Lu

与许多华人聚集的商业区类似,中国城有亚洲风味的美食、亚洲超市,还有许多极具中国特色的店铺。

每周周末都会到中国城的Linfang Qu表示,她和家人周末都会到蔡林南超市买菜。"这里可以买到我爱吃的中国蔬菜,还有蒜味花生等很有年代感的零食。" Wang表示。

"Chinatown" is a large warehouse located in Botany, which includes an Asian supermarket, a food court with Asian cuisines, and more than 80 Chinese business.

中国城的上海旗袍店。 Photo: RNZ / Duoya Lu

上海旗袍店的老板娘(因隐私考虑,被访者不愿意透露姓名)表示,自己在2010年中国城建起来时就在这里开起了旗袍店。

"我是因为中国城这个名字选择了这里,感觉就像自己的家,"店主表示,她之所以选择卖旗袍,也是因为觉得这最能代表中国特色。

"许多洋人都喜欢旗袍,我还会亲自为她们改旗袍,顺便宣传下中国文化。"

"Chinatown" is a large warehouse located in Botany, which includes an Asian supermarket, a food court with Asian cuisines, and more than 80 Chinese business.

Alan Ji把生意从温州带到了奥克兰。 Photo: RNZ / Duoya Lu

温州鞋城的华人老板Alan Ji也是中国城建起时的第一批入驻的商家。Ji表示,他来自温州,在国内时就是做鞋子生意,2002年移民新西兰后,自然也将生意带了过来。

Ji介绍说,他刚到中国城时,每间商铺只有20多平方米,非常狭小。做了一两年后生意不好,许多最初的商家都选择了离开。

"蔡林南先生把这个地方买了下来,重新布局,并且把超市也搬了进来,生意就慢慢好起来了。" Ji说,自从亚洲超市入驻后,许多周围的华人都开始来中国城买菜、购物,他的店铺也开始扩张。

Ji表示,自己的客人大多是东南亚的华人,中国城卖的东西都很符合亚裔口味,"许多华人在新西兰买不到合适尺码的鞋,来我这里就能买到。"

"我在这里13年了,不会搬走了,要一直扎根做下去," Ji说,对于中国城他已经有了很深的情感,"在这里大家语言是相同的,大家也都有归属感。"

"Chinatown" is a large warehouse located in Botany, which includes an Asian supermarket, a food court with Asian cuisines, and more than 80 Chinese business.

中国城内的蔡林南超市。 Photo: RNZ / Duoya Lu

中国城蔡林南超市的负责人Neang Mao表示,她和蔡林南先生(Mr Lim Nam Chhour )大概是在2012年购买了中国城。"当时这栋楼已经叫中国城了,因为我们也是中国人所以我们继续保留了中国城这个名字。"

Mao表示,中国城曾几乎要完全关门营业了。疫情的时候经历了非常困难的时期。

"每个人都尽力做到最好"在Mao看来是中国城继续经营下去的原因。

"我们也努力为了社区将中国城保留下来,因为这个地方让人们感觉像家。" Mao说。

关于 About

A horizontally repeating motif of semi circular arcs in red to represent a bridge

RNZ Chinese is a dedicated initiative producing content for and about the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Zealand. RNZ is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multimedia organisation that provides audiences with trusted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NZ Charter. Contact the team by email at chinese@rnz.co.nz.

RNZ中文 (RNZ Chinese) 是新西兰广播电台 (Radio New Zealand, RNZ) 推出的专项版块, 致力于关注新西兰多元华人社区,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RNZ是一家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依据RNZ章程,通过多媒体平台提供值得信赖的新闻和时事报道。欢迎联系中文团队,电子邮箱: chinese@rnz.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