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进入冬季,经济也迎来"寒冬"。
根据新西兰统计局的数据,新西兰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截止3月份的这一季度下降了0.1%,这是继上个季度下降0.7%后,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经济负增长,符合"技术性衰退"(technical recession)的定义。新西兰经济大部分行业都出现了放缓或收缩的迹象,包括服务业、出口和农业。
另据 Kiwibank预测,接下来一年经济会进一步收缩。 Kiwibank 首席经济学家Jarrod Kerr表示:"我们预计2023年经济活动将进一步收缩,可能持续到2024年。"
Kerr还特别提到,受不断上升利率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家庭消费支出减少,可以预见的是,整个经济将进一步紧缩。而如果企业减少招聘和投资,加上移民推动劳动力市场供应上升,到2024年,失业率或将上升至5%至5.5%。
那么,这次经济衰退对哪个群体影响最大呢?
Infometrics首席经济学家 Brad Olsen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低收入群体以及过去两年购买了房产的人群将更难应付通货膨胀。
食品、租金、能源和汽油价格的上涨"对于试图努力维系生计的家庭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Olsen 表示。
除了个人,Infometrics的首席预测师Gareth Kiernan也提到,建筑业、零售业将会受到经济衰退的冲击,而房价相比两年前的最高点将下跌22%。
对于新西兰的华人来说,2023年的经济衰退会带来哪些影响,华人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2023年新西兰经济衰退对华人的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对通货膨胀,许多人选择不去超市,自己在家种植蔬菜。有人为了还房贷打三份工,一周工作60小时。因为通货膨胀,许多餐厅也倒闭,店主们分享自己的困境。
华人女孩打3份工还房贷,坦言"钱还是不够"
对于华人女孩 Grace Zhang来说,2023年是"幸运年"。3月份,她通过One-off 2021 Resident Visa拿到了新西兰永居权,6月又顺利在新西兰买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房。
然而,原本计划在新西兰"躺平"的 Zhang ,却因为房贷利率的飙升,通货膨胀的影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Zhang购买的房产位于奥克兰西区,价格82万纽币,因为不是家里的 "独生子",也不想给家里太大经济负担, 房贷的压力全部压在了Zhang一人身上。 "我向银行贷款了65.7万纽币,利率已经超过6%,每周房贷要还900多纽币,一个月近4000纽币"。 Zhang说。
Zhang在本地一家建筑公司做办公室经理,每周工作40个小时,年薪7万多纽币,但因为背上房贷, 加上通货膨胀, Zhang发现仅靠全职工作根本无法负担现有的生活,她被迫开始四处寻找兼职机会。
机缘巧合, Zhang发现北岸Target Road一家自己经常光顾的"炸鱼薯条"店在招聘,和老板沟通后,她顺利拿下这份兼职。
就这样,每周二到周五下班后, Zhang又开始了在 "炸鱼薯条" 店的工作。
"有时候周末忙也会去,帮忙点餐、收钱。厨房忙时也要做帮手,包括炸东西、做汉堡。"
Zhang说,她在 "炸鱼薯条"店每周税后大概能拿到180纽币,赚得不够多,为了还房贷,她决定再找一份兼职。
在朋友的引荐下, Zhang和另外两位同样背着房贷的朋友开始接建筑工地的项目,给刚建好的新房做清洁。
就这样,每个周六早上8点到下午4点左右, Zhang和另外两个女生都会出现在奥克兰许多工地现场。
"体力劳动非常累,要搬很重的梯子,要把大垃圾处理掉,要把新房门窗上的油漆刮掉,吸尘。我们三个女生都非常勤劳,但打扫完新房回到家,还是累得不想洗澡,全身酸痛。"
"有时候要背很重的吸尘器,肩膀上都有淤青。"
Zhang说,清洁的项目按房屋的平米数支付报酬,"200平米的4居室的话大概能拿到900纽币,我们会留10%~20%购买清洁工具,每个人每周拿到手大概200~300纽币左右。"
全职工作加两份兼职, Zhang现在每周要工作50~60小时,但即便已经很辛苦,她依然表示"钱不够用"。
"除了房贷,还要交各种保险、地税", Zhang 准备等房屋正式交割后,考虑把1~2间房屋出租出去,这样会有更多收入来源。
"原来想留在新西兰就可以躺平了,但并没有想象中轻松,有了房完全变成生存模式", Zhang 表示,虽然在利率高点时买了房,但她并不后悔,"利率高只是暂时的,熬过这一两年就好,现在不买房,房价不知道两三年后又会是什么样" , Zhang 说。
Zhang 的遭遇并不是个案,华人女孩Mika Yu也表示,买了房后,她开始尝试各种兼职,因为喜欢收纳,她在小红书上打过广告做收纳整理的生意。最近,她又开始接单兼职做"狗狗保姆"(Dogsitter),专门帮助狗狗主人在家照顾宠物狗。
"因为买了房,真的感到没以前自由了,最近半年感觉真的挺难的。"大白无奈地说。
不去超市自己种菜,华人姑娘使出省钱绝招
除了多打几份工增加收入,面对通货膨胀,许多华人也开始研究各种"省钱大法"。奥克兰华人姑娘Sun Yao在房贷利率最低点时买了房,如今利率涨到6%多,她对自己每个月要多还近1000纽币"很不爽"。
"以前还能下馆子吃饭,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还有钱去旅游,日子可逍遥了,现在完全变了。"
Sun Yao表示,为了物价飞涨,她开始研究各种省钱方法,蔬菜就靠在自家菜地种,实在要买菜就去社区街角的小蔬菜店。
"以前还去countdown、Pak'nsave这样的大超市,但现在物价太贵,华人超市菜也贵,随便一买都是100多纽币,现在完全不去超市了。"
此外, Sun Yao还会去奥克兰东区的临期食品店whynot买食物。"哈根达斯冰淇淋,超市要卖11纽币,whyno只卖3纽币。"
发现 Costco的烤鸡特别便宜,一只仅7.99纽币后,Sun Yao还会去 Costco买2只烤鸡,这样可以吃一周。
Sun Yao表示,现在自己每周花在食物上的费用只需60~70纽币,除了还房贷,她也要求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费必须控制在1000纽币内。
"很有意思,五六年前二手服饰店几乎没什么人,最近一年周末几乎爆满,可见大家都消费降级了。而且二手衣物也都涨价,以前5纽币一件二手T恤,现在要20~30纽币。" Sun Yao非常无奈地说,通过各种方法省钱是她现在唯一可以做的。
和 Sun Yao一样,华人姑娘 Demi Jiang半年前也和伴侣买了房,她坦言以前她和伴侣可以随时去餐厅消费,每年花在酒上的消费都要3000纽币,但自从买房后,她每一份钱都要计划着花。
"我最近想换马桶,咨询了价格发现一个马桶要300~500纽币,持牌水工要收费400纽币,总共要花700纽币,实在没钱,于是只能把一件主卧短租出去赚这个钱", Jiang 无奈地说。
"Albany砍人事件后,我的生意断崖式下滑"
物价飞涨,房贷利率飙升,消费降级,除了个人生活受到通货膨胀、经济衰退影响。小企业主和商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上个月,Albany Corinthian Drive的"唐人汇"发生无差别砍人事件,许多中餐厅老板都表示生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 "唐人汇"有两家餐厅(88度重庆小面、凌晨两点)的Guangqing Yin表示,砍人事件发生后,他两家餐厅生意断崖式下滑,直到周末才慢慢恢复。
"不过这不是最难的时候。"Yin先生表示,餐厅生意备受重创的时候,分别是疫情新西兰封城期间,以及去年年底通货膨胀加剧的时候。
殷先生介绍,2020年3月份,新西兰疫情爆发第一次封城后,他位于奥克兰CBD的面馆歇业了整整半年。
"市区顾客主要是学生、游客和上班族,但疫情期间CBD完全变成了空城,生意也完全没了。" Yin先生表示,新西兰封城后,他靠领取新冠工资补贴( COVID-19 Wage Subsidy) 给员工发工资,房东也对他的餐厅做了部分租金减免。但为了"生存"下去,他开始了 "自救",靠外卖和团购把损失降到最低。
Yin先生表示,受疫情影响,直到去年年底顾客才开始慢慢回流,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伴随着通货膨胀加剧,银行利率上调,人们消费降级,他几家餐厅的生意再次被冲击。
"仅仅是烧烤店的营业额,一个月左右就下降了20%~40%" , Yin先生无奈地说。为了控制食材成本,Yin先生放弃了以前常用的配送商,而是周末带着员工去马场集市买菜,或是直接找菜农收菜。
"疫情、通货膨胀,每一次都让我们小企业主觉得难,没有任何行业一帆风顺。"Yin先生说。
"许多餐饮企业倒闭,但冰淇淋店生意却很好"
Yin先生的遭遇只是众多小企业主、商家的一个缩影。因为工作需要, 奥克兰North Harbour 商会对外关系部门负责人Ben Yang从疫情开始,就开始帮助各行业的企业主"解决难题"。
Yang表示,商会有大约4000会员,都是各行业的商家和企业主,疫情期间由于国门关闭、劳工短缺,运输成本上涨,几乎没有商家生意不受影响。
而近半年的通货膨胀,加上经济衰退导致顾客消费降级,许多商家都倒闭了。
"餐饮业倒闭的商家不少,北岸Rosedale、Albany商圈还好,Tekapuna很多店都关了。"
Yang表示,他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北岸Apollo Drive商圈,许多商家都在想办法降低运营成本。"经济衰退消费者不愿意花钱在外用餐了,商家只能想办法争取有限的顾客,譬如降低成本、优化菜单,这个区域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停车位不够,很多客人来发现没有停车位就走了。"
Yang还特别提到,虽然现在人们消费降级了,但是大部分冰淇淋店的生意却特别好,甚至冬天生意还比夏天好。"人们没钱吃大餐了,但是还是会选择冰淇淋这样的小甜点偶尔犒劳一下自己,算是经济衰退下比较特别的'口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