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一些企业正在为宜家(IKEA)今年晚些时候入驻新西兰而做好应对准备,另一些则认为这只是另一次正常的市场变化而已。
Photo: Unsplash
从事进口生意的Sudhir Wadhwa最近感到了压力。他是Idiya的老板--这是新西兰最大的宜家产品平行进口商,在他位于Pōkeno的仓库里,大约 2000 件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平整包装家具(即需要消费者自行动手组装的家具)尚未售出,总值500万纽元。
"一旦宜家开业,我们大概就没有销路了。所以为了清仓处理,我们正在进行一次大促销。"他说。
Wadhwa已经为这家瑞典家居巨头的进驻做好了准备。宜家在新西兰的首家门店预计将在今年圣诞节之前开业,位置在奥克兰的Sylvia Park。
尽管自己库存的平整包装家具从地板一直堆到房顶,但Wadhwa 对宜家的到来并不感到焦虑--他已提前两年进行重新布局。他没有选择与后者竞争,而是调整业务方向,从其他全球供应商引进高端产品。
位于奥克兰的平行进口商Good Furniture的老板Maggie Yu的情况也类似。她表示,宜家开业后,她的店里将不再销售这个瑞典品牌的产品。
"宜家的'毕利'系列书架在新西兰非常畅销。许多消费者买它不仅仅当做书架,还用来当展示架来放一些个人收藏,比如乐高……我们正在考虑一些类似的替代产品。"
Wadhwa也承认,宜家的书架、衣橱等居家存储解决方案非常畅销,并表示自己的许多客户已经暂停从他这里买东西,只等宜家官方渠道的开业:"估计这部分客户能给宜家带来一个开门红。"
"宜家(虽然)没有授权阻止我们进行平行进口,但真要是跟他们竞争那可太蠢了……总体来说,我认为宜家落户新西兰对经济、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正面作用大于负面。"
"这家国际制造商所有品类的家具和家居用品都会得到推动,整体价格会更便宜,人人都会开始买--这确实是好事。作为一家企业,你只需要找到你自己的细分领域和优势。"
Wadhwa现在已经开始逐渐从宜家产品转向,关注于更为高端的家具,其进口渠道也拓宽到了意大利、巴西和土耳其。
"宜家开业以后,估计将成为经济适用型家居市场的重要玩家,所以我们会向更高端的产品上转型,去专注宜家没有覆盖到的市场领域。"
此前自称是"新西兰平整包装家具开拓者"的线上零售商"Mocka"最近也开始与另一家家居用品零售商adairs合作,在后者位于Sylvia Park的实体店里进行线下销售--这与即将开业的宜家门店相隔不远。
该公司常驻布里斯班的首席执行官Kat Williamson说:"我们很高兴像宜家这样的国际企业的设计能够被更广泛地看到,并传达平整包装的乐趣与热爱,并为顾客带来实惠的设计。"
Williamson表示,Mocka一直在更新线上销售的商品,并在去年年底推出了新网站。这一举措不是对宜家进驻的直接回应,而是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战略的一部分。
本地家具和家居用品企业表示,他们对宜家的到来并不担忧,但他们真的不该担忧吗?
零售业战略顾问Chris Wilkinson认为商家保持积极心态是正确的。
"在过去,零售商可能会认为身边多了一个竞争者影响会很大,但如今我们越来越多地在全品类零售类别看到的情况是:将类似或互补的业务聚集在一起,反而可以提高竞争力。"
Wilkinson表示,宜家的进驻可能会点燃"消费者观念中的火花"。
"你走进宜家的店里,你会受到样板间布置、设计的启发,会促使你做些什么,花点钱。"
"在许多商业案例中,这并不是人们消费的终点。你会可能会看到些什么,然后想,'噢,这可真棒,就是太贵了'或者'我不介意多花点钱去买些不一样的东西'。我们知道,就消费心理而言,这是一种典型现象。"
您对我们的翻译满意吗?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hinese@rnz.co.nz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