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在法国机场被查扣的高仿LV包。 Photo: AFP / Jack Guez
如果你最近一段时间常刷TikTok(海外版抖音),你大概会刷到这样一类短视频:一些自称来自中国的人正在反击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关税政策,并声称他们正在曝光"奢侈品"是由哪些工厂制造的--以及消费者可以在哪里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这些商品。
被"曝光"的品牌包括Lululemon(露露乐蒙)、Hermes(爱马仕)以及Dior(迪奥);而在另外一个消费领域,有些短视频则会"带货"5分钱一包的洗衣凝珠。
近期,美国向中国发起了高达145%的关税惩罚,而中国则以125%的关税反制。
不过,新西兰消费者被告知,要对社交媒体上的一些话术保持警惕。
咨询公司First Retail Group的总经理Chris Wilkinson表示,许多短视频推销的产品很可能是假冒仿品,而这类产品在市场上一直存在。
"我认为这不是真的,因为奢侈品牌对产品控制极其严格,通常会从多个供应商处采购零部件--其中包括中国以外的部分供应商--因此某个单一供应商声称可以直接销售产品,这是不太可能的。"
他说,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多年来一直擅长于高仿产品,并能在细节上做到几乎可以乱真。
"得益于技术进步,他们在山寨这件事上越做越精。关键区别在于所用的材质和工艺,仿制品往往无法像正品一样优质且耐用。"
"我们可能会看到这种营销手段的大量涌现,我相信会有不少消费者相信这些说法。"
梅西大学市场营销专家Bodo Lang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很可能会降低中国制造产品的需求,而许多要靠在中国代工生产产品的"西方"品牌担心销量下滑。
不过他表示,尽管社交媒体上有网友进行造谣,但中国政府并未正式将山寨产业合法化来报复美国。"相反,官方报告显示,中国在过去10年中对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的力度更大了。"
"中国的网红……有明确的动机在TikTok上发布这类内容。他们的目标是最大化观看量、增长粉丝数并实现变现。通过发布耸人听闻的、出乎意料的、甚至具有争议性的视频,他们可以涨粉,进而增加收入。那些声称中国政府已将造假合法化的短视频就属于这一类型。许多消费者会对这些内容感到惊讶,也有很多人会被看似诱人的商品吸引。"
"来自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其角色则更加复杂。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能会因山寨货销量的增长而获利颇丰--尤其是在利润率较高的线上渠道;但一些大型的、信誉良好的企业不太可能公开承认生产假货。因为这一策略存在巨大的风险,最重要的是可能会因此失去与西方奢侈品牌的合作合同。"
有些视频还将用户引流到其他中国电商平台,比如淘宝。
他表示,TikTok上这一波热潮中的最大赢家就是发布这些视频的人。
"他们追求更高的粉丝量和更高的利润。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的官方立场似乎也很明确,就是不会将制假售假合法化。一些信誉良好的、为西方奢侈品牌代工的大型制造业企业不太可能参与到短视频平台的售假活动中,因为这存在很大风险。不过,一些规模较小、尚未建立声誉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原本就没有为西方奢侈品牌代工的企业--很可能已经搭上了这股抖音热潮。和网红一样,他们是这些病毒式传播视频中最大的受益者。"
您对我们的翻译满意吗?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hinese@rnz.co.nz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