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for News Categories

12 Sep 2023

华裔参政少,原因何在?华人:不要“摆设”,要有所作为

11:33 12/9/2023
Kenneth Wang, Raymond Huo, Jian Yang, Paul Young at an event prior to the 2014 general election that aimed to encourage Chinese New Zealanders to vote.

2014年大选中,华裔候选人一同出席活动鼓励华社积极投票。上图左起:王小选、霍建强、杨健、杨宗泽。 Photo: Supplied

新西兰政界缺乏华裔代表,是学者、政治人士以及一些普通选民的共识,从文化传统、种族歧视,到地缘政治,再到新移民所面临的语言和文化障碍,大家对原因各有看法,但是都希望能看到更多华人参政,并真正有所作为。

2018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作为新西兰最大的亚裔群体,华裔人口约为24.8万,占新西兰总人口近5%。按人口比例计算,华裔应该在有约120个席位的国会中有6名代表,但当前只有一名华裔议员。

从1996年实行混合议员比例代表制( Mixed Member Proportional,MMP)以来,历史上总共也只产生过五名华人议员。

他们分别是:黄徐毓芳(国家党,1996-2011)、王小选(行动党,2004-2005)、霍建强(工党,2008-2014;2017-2020)、杨健 (国家党,2011-2020)和陈耐锶(工党,2020至今)。除了黄徐毓芳曾在2008年赢得当时新成立的Botany选区,其他均为排名议员。

本次大选,共有8名华裔参选,国家党两名,工党一名,行动党三名,绿党一名,机遇党一名,而且排名都不算靠前。

而仅次于华裔的新西兰第二大亚裔群体,印度裔此次共有超过14名候选人,而且总体排名比较靠前,在此前的议会中也拥有更多议员。

新西兰当代中国研究中心(New Zealand Contemporary China Research Centre)主任、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副教授杨杰生(Jason Young)说,新西兰议会没有很好地反映华裔人口总数。

他说,MMP制度的本意就在于能选出一个能代表更多利益群体的国会,但很多人也希望议会能更好地反映新西兰当代社会。

"新西兰政府,乃至更广泛的政治领域,都应该更好地反映当地华人社群," 杨杰生说。他还表示,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华裔很少参选,还有待更多研究。

Jason Young

杨杰生认为种族主义、地缘政治的紧张都是影响华人参政的因素。 Photo: Supplied

原因:传统文化、地缘政治,语言障碍,还是种族主义?

杨杰生认为,新西兰悠久的种族主义历史,可能影响华裔参政。"最近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也可能使人们更关注中国在影响新西兰华裔方面所做的工作。"

华人文化里有"韬光养晦"的说法,即隐藏才能,不使外露,还曾被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作为外交方针。但杨杰生并不认为传统文化是阻碍华人参政的原因。

"欧洲文化也只在过去100年左右才接受了普选和政治代表权。我认为没有任何文化原因会阻止华裔参选议员的意愿。各政党有责任鼓励我们的民主政治领域有更多华人代表。"

Chinese_candidates_Naisi_Chen_Christine_Young_Lawrence_Xu_Nan_Nancy_Lu

今年参加大选的部分华裔候选人,工党的陈耐锶(左上)、行动党的杨丽君(右上)、绿党的南西(左下)和国家党的陆楠(右下)。 Photo: Supplied

行动党华裔候选人杨丽君(Christine Young)则认为传统文化观念,是阻止华人参政的一个重要因素。她说尽管来自不同地方的华裔对事情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是文化上有共通之处。

"我认为这部分是因为我们不想'引人注目'或'惹事'的文化。儒家价值观包括和谐相处和保持谦虚。而西敏制(议会民主制),正如我们的法律制度,是非常具有对抗性和斗争性的。这对华人心理来说,可能没什么吸引力。"

她说新西兰需要更多的华裔和亚裔参政,以增加国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让议会公平地代表所有族裔。

"我认为议会拥有广泛的意见、观点和背景非常重要,这样才能真正代表新西兰努力实现的多民族自由民主社会。"

绿党华裔候选人南西 (Lawrence Xu-Nan)不同意传统文化是阻挠华人参政的因素。他认为华裔文化非常多元,很难用统一的价值观念来定性。

他说社会对新西兰华裔的身份和价值观存在误解,而且对如何增强华裔的代表性也缺乏真正的关注,这一点也反映在各党派华裔候选人排名都不靠前的事实上。

"我们总是被当成一个整体来解读,但正如我所说,我们是一个非常多元的群体。当某个华裔公众人物有负面新闻的时候,批评声会波及所有华人," 他说。

"(排名问题)向华裔社群传达了一个信号,即各政党对华裔在新西兰的贡献缺乏尊重,这会降低他们的政治参与度,也意味着参选的华人会少,然后再导致各政党对我们的贡献缺乏认识,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南西强调, "中国政府" 和"华人" 是不同概念,虽然关于中国的地缘政治争议不会降低华人的参政意愿,但不论是否来自中国,华裔候选人的确会在竞选活动中觉得不安全。

工党候选人陈耐锶认为,华裔对新西兰政党和政治框架的理解,以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影响华人参政的主要原因。

人们可能对是否要加入某个政治党派有不同看法,对投票、宣传、辩论和媒体也不熟悉,而且很多新移民认为追求好的生活比远大的公民理想更重要。

"我认为,当在新西兰生活和成长,并且说英语的第二代移民成长起来的时候,华裔的政治代表情况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前国家党国会议员杨健认为语言和文化障碍是一大原因。而且,他说尽管当前的国际环境会给华裔参政带来一定的障碍,但新西兰缺乏亚裔代表并不是近年才有的问题。

"数量确实很重要。这不仅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还会给华人社区带来更多信心,鼓励年轻一代从政," 他说。

"新西兰是一个成熟的民主社会,一些大党的确很注重多样性。尽管各个政党在招募华人候选人方面可以做得更多,但鼓励华人积极参政、参选也是华人社群的责任。"

奥克兰历史上首位华裔议员,目前已卸任的杨宗泽(Paul Young)说不仅是华裔,亚裔整体都没有在政治领域被很好地代表。他认为对于新移民面临的各种障碍,政府机构没有进行很好的相关教育。

"由于新西兰有大量移民,特别是华人和印度人。如果他们积极参与政治,而且做得不错,这不仅会使他们受益,还会使整个国家和每个社区受益。"

Tze Ming Mok

学者、作家莫志明说国会应该有更好的华人代表,而不是被当做摆设或筹款机器。 Photo: Supplied

拒绝"摆设"和"筹款机器"

作家莫志明(Tze Ming Mok)不认为传统文化是阻碍华人参政的因素,因为很多亚洲地区的华人都曾进行过民主运动。

她认为,由于中国政府对新西兰政治的干预,也导致了一些来自大陆的候选人对种族主义特别警惕。

她说在西方社会,华裔是被边缘化的移民,或者是边缘化移民的后代,通过"韬光养晦"和积累物质财富来获得安全感,同时没有太大的社会或政治权力基础。

"一般来说,移民参与选举政治的程度较低,首先是语言、文化和社会障碍的结果,然后是社会、文化和政治包容性的制度性种族主义所造成的障碍。"

莫志明说,华人对地方政治的参与度很高,尤其是 "老一辈" 华人,来自英联邦背景的、台湾或香港的华人或者英语能力很好的1.5代移民。但是在国家层面,制度性种族主义造成了很大障碍。

"历史上,两个主要政党在发展和挑选亚裔候选人方面都做得很差,"她说。这两个政党不了解华人和亚裔社区的多样性,往往把华人作为摆设和筹款机器。

虽然也认为华人没有在政治层面得到很好的代表,莫志明说数量并不是最重要的。

"除非真正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否则华人国会议员的数量没有任何意义,"她说。"当然,我希望看到国会有更好的、更多元的华人代表。但关键词是'更好'。"

"拥有更多的华人议员,需要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即理解多元华人社区的利益和需求,而不是为了帮助政党筹款而进行的象征性选择。"

前工党国会议员霍建强(Raymond Huo)也认为新的政府应该杜绝这种象征主义(tokenism)和居高临下的态度。

"拥抱多元文化主义需要真正将移民视为国家的一部分,不要将他们视为二等公民,或者政治或经济失败的替罪羊。"

关于 About

A horizontally repeating motif of semi circular arcs in red to represent a bridge

RNZ Chinese is a dedicated initiative producing content for and about the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Zealand. Radio New Zealand is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multimedia organisation that provides audiences with trusted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NZ Charter. Contact the team by email at chinese@rnz.co.nz

RNZ中文 (RNZ Chinese) 是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 (Radio New Zealand, RNZ) 推出的专项版块, 致力于关注新西兰多元华人社区,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RNZ是一家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依据RNZ章程,通过多媒体平台提供值得信赖的新闻和时事报道。欢迎联系中文团队,电子邮箱: chinese@rnz.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