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for News Categories

23 Jan 2025

落水后保持漂浮很重要,防溺组织呼吁华人学习水中救援技能

8:00 23/1/2025
Auckland residents from Chinese and Pacific communities participated in Drowning Prevention Auckland's WAI WISE workshop to learn essential water safety skills.

马来西亚华人李美仪与女儿一起在水中学习如何漂浮。 Photo: RNZ / Duoya Lu

新西兰的水上安全组织呼吁更多华裔学习水上安全知识,尤其是在水中遇到险情时如何正确应对。

DPA奥克兰防溺中心(Drowning Prevention Auckland)首席执行官Nicola Keen-Biggelaar表示,亚裔、毛利、太平洋岛裔人群的溺亡人数,在奥克兰乃至全国的比率都过高。

"截止2023年的过去5年,奥克兰溺亡者中27%是亚裔,而全国这一比率为15%," Keen-Biggelaar表示,"2023年,共有16名亚裔溺水身亡,其中6例发生在奥克兰。"

"亚裔在岸边钓鱼(31%)或游泳(19%)时更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Keen-Biggelaar表示,新西兰人所有族裔,在从事水上活动时,都会犯的错误是低估风险,以及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亚裔在从事水上活动时,尤其会准备不充分--包括不查看天气情况,以及不穿戴救生衣。

"不幸地是,无意跌入水中已经为亚裔社区带来了许多悲剧,"她说,"新西兰的水域非常不一样,所以亚裔作为新移民来到新西兰,可能会不熟悉这些差异,或者完全没有任何水上、或者与水有关的生活经验。"

Auckland residents from Chinese and Pacific communities participated in Drowning Prevention Auckland's WAI WISE workshop to learn essential water safety skills.

45名来自亚裔、太平洋岛裔社区的居民参加奥克兰防溺中心举办的WAI WISE水上安全活动。 Photo: RNZ / Duoya Lu

针对溺水风险较高的社群,1月19日,45名来自亚裔、太平洋岛裔社区的居民参加了奥克兰防溺中心举办的WAI WISE水上安全活动,学习在水中遇险后如何自救,以及对他人实施救援。

奥克兰防溺中心社区教育负责人Lynley Stewart表示,先浮起来(Float First)是溺水时自救的关键,也是当天WAI WISE水上安全活动想要教授给参与者的重要技能。

"如果你不小心掉入水中,比如掉进河里被水流冲走、在河流中漂流,或者在海滩上遇到离岸流或海浪,那么第一反应该是保持漂浮,"她说。

"仰面漂浮,耳朵在水中,下巴抬起,"她说,"如果你的腿开始下沉,没关系,就让它们自然下沉。你可以轻轻地用双手辅助保持漂浮,像划水一样,轻轻地动即可。同时,保持正常呼吸。"

Stewart表示,落水者一旦镇定下来,并且恢复正常呼吸后即可举起手臂进行呼救、寻求帮助。

"如果他们能在身边找到漂浮物,或者有人可以向他们投掷一些漂浮物,他们可以抓住这些漂浮物,帮助他们保持漂浮,"她说,"如果他们能游泳到安全的地方,就游过去,如果不能就继续仰面漂浮。"

Auckland residents from Chinese and Pacific communities participated in Drowning Prevention Auckland's WAI WISE workshop to learn essential water safety skills.

参与者体验白水漂流,学习在开放水域发生险情时如何应对。 Photo: RNZ / Duoya Lu

Stewart表示,除了学习在水中漂浮的技巧, WAI WISE水上安全活动还特别强调了正确救援落水者的重要性。

"我们总是说,(看到落水者)不要直接就跳到水中,"她说,"如果有人直接跳入水中试图对落水者实施救援,但他们并没有任何漂浮物,那落水者会直接抓住他们,因为落水者非常惊恐,他们会把救援者的头往下按。"

Stewart表示,正确的救援方式是遵循4R救援原则

"第一个R是注意到有人有麻烦,"她说,"第二个R是回应,向他们扔一些漂浮物,可以是保温桶、球,或者任何你随手可以找到的漂浮物,然后扔给他们。"

"如果有人在旁边,可以向他们呼救,请他们参与救援,呼叫111,"她说,对于施救者来说,应该是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才下水实施救援,并且应该随身携带漂浮物。

奥克兰防溺中心社区教育负责人Madison Chang表示,华人社区对溺水风险的认识并不全面,并不是会游泳就没有溺水的风险。

"能游泳不一定就代表安全," Chang表示, "你需要的不只是游泳的技巧,而是掌握整个水上综合能力。"

Auckland residents from Chinese and Pacific communities participated in Drowning Prevention Auckland's WAI WISE workshop to learn essential water safety skills.

赵旭带儿子学习水上安全知识和技能。 Photo: RNZ / Duoya Lu

对此,许多当天参加WAI WISE水上安全活动的华人也表示认可--在新西兰从事水上运动避免溺水,仅仅会游泳这一技能是不够的。

赵旭是地道的天津人,为11岁的儿子报名了水上安全活动。

"会游泳、不会游泳,都有发生溺水的可能,"他说, "新西兰海、水、湖泊占得比重都特别大,新西兰是户外运动的天堂,孩子接触自然、水上活动会多一些。

赵旭表示,虽然自己11岁的儿子已经学会游泳,但他还是希望儿子能学习更多落水后的求生技能。

Auckland residents from Chinese and Pacific communities participated in Drowning Prevention Auckland's WAI WISE workshop to learn essential water safety skills.

李莉表示自己和家人去海边玩耍一定会穿戴救生衣。 Photo: RNZ / Duoya Lu

李莉来自文莱,与12岁的儿子一起参与了活动。

李莉表示,她是移民新西兰后才学习了游泳,并且有过溺水的经历。

"我从北岸一个游泳馆的滑梯滑下来,"她说, "滑梯很暗、弯曲,转来转去,我在里面已经暂时失去知觉,"

"进到水里我开始紧张……我告诉自己要保持冷静,因为我会游泳我就尽量游……到我(脚)可以摸到地,安全了。"

李莉表示,她经常在游泳馆游泳,但溺水发生时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

她表示,参加了水上安全活动后,她第一次意识到,在水中遇险后,首要做的事情是确保自己能"浮起来"。

此外,她认为穿戴救生衣也非常重要。

"孩子小的时候……去海边我们一定是穿救生衣的,"她说。"我们在海边(穿救生衣)看起来很奇怪,我问我丈夫,怎么没有人穿救生衣。"

"我们要开导大家,玩水、从事水上运动,一定要穿救生衣。"

Rebecca You来自台湾,也带着儿子参加了当天的水上安全活动。

她表示,防溺水技能对于大人、孩子都很重要,因为在游泳馆游泳与在开放式水域游泳,体验以及面对的情况完全不同。

"新西兰四面环海,水上活动非常多,(儿子)很喜欢水上活动……如果在水上发生险情,至少他不会那么害怕。"

马来西亚华人李美仪也带着10岁的儿子、12岁的女儿参加了水上安全活动。

她表示,两个孩子游泳技能一般,学习防溺水技能很重要。

"当水在压着你的时候,如何求生,如何漂浮很重要,"她说,"我们没有在开放水域试过(游泳),如果水一下子冲过来,你该如何控制好自己(身体)很重要。"

Keen-Biggelaar表示,奥克兰防溺中心在今年夏天会举办两场WAI WISE水上安全活动,另外三场计划在今年4月份前推出。

她表示,希望通过培训奥克兰居民全面的水上技能,让大家可以更安全地进行水上活动。

关于 About

A horizontally repeating motif of semi circular arcs in red to represent a bridge

RNZ Chinese is a dedicated initiative producing content for and about the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Zealand. Radio New Zealand is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multimedia organisation that provides audiences with trusted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NZ Charter. Contact the team by email at chinese@rnz.co.nz

RNZ中文 (RNZ Chinese) 是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 (Radio New Zealand, RNZ) 推出的专项版块, 致力于关注新西兰多元华人社区,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RNZ是一家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依据RNZ章程,通过多媒体平台提供值得信赖的新闻和时事报道。欢迎联系中文团队,电子邮箱: chinese@rnz.co.nz